表演艺考生:提升台词功底必备的3种呼吸法
无论是演员、主持人,还是从事其他职业,气息的训练都是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个人影响力的重要基础。在台词课程中,有这样一种说法:“气是声音的统帅”,它是发声的根本所在。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呼吸的顺序应该是先呼后吸。我们要先将体内的气息全部排出,然后再进行吸气。今天所介绍的三种呼吸法,其目的在于让观众在台词节奏逐步推进的过程中,能够清晰地听清每一个字,同时使台词节奏鲜明紧凑,情感表达连贯流畅、不断层。
1.“闻花式呼吸法”
“闻花式呼吸法”,将其分为“站姿”和“坐姿”两种情况进行讲解。
站姿:
站立时脊椎需向上挺直,身体其他部位保持放松状态,同时双脚要与肩同宽。这也是大家未来站在舞台上说话时应采用的标准站姿。
保持这个站姿后,先将体内的气息缓缓吐出,接着像自然地闻花一样进行吸气。需要注意的是,闻花时并非仅仅用鼻子吸气,嘴巴也要微微张开,以此找到深吸气的感觉,让肺部区域的肺小叶被充分唤醒,被新鲜的气息填满。
很多同学在练习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在吐气和吸气时会感到胸闷(这可能是气吸得过于饱满),或者出现头晕、全身僵硬、感觉“顶住了”的情况。当出现这些问题时,要意识到这是因为身体过于紧张、不够放松。身体一旦紧张,人物形象就难以展现,个人魅力也会大打折扣,而且这种紧张很容易被他人察觉。所以在练习过程中,一定要格外注意这一点,避免在考试中出现失误。
坐姿:
采用坐姿时,要挺直背部,确保脊椎依旧向上挺立,四肢自然放松,但不要刻意“弓背”。双脚正常放置在地板上,两膝与身体大致平行,双手放在膝盖上。
随着线下艺考的恢复,新一届的艺考生们总会有在考场上坐着候考的时刻。所以希望大家记住我今天所讲的坐姿,无论你参加的是省统考,还是报考北电、中戏、上戏等院校。
在朗诵大型抒情篇章时,尤其是需要大量气息来表达某种强烈情感,需要将呼吸与情绪进行衔接和调整时,“闻花式呼吸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舞台上的旁白、独白以及咏叹式的诗歌朗诵,这种呼吸法能够在前期气息准备和中间段落的气息调整时,为你提供充足的气息,让你更有能量地进行表达。
2.“肋肌呼吸法”
“肋肌呼吸法”,其原理是将两肋向外打开,使肺部与外部环境形成压力差,在这种压力作用下,空气会自然地被吸入体内。
运用这个方法时,要点在于嘴巴要自然地微微张开。由于身体内外产生了压力差,空气会自然地涌入,所以吸气速度比“闻花式呼吸法”更快,而且过程也更加自然。在使用“肋肌呼吸法”时,不需要大脑刻意发出呼吸的指令,空气就会自行进入体内。
正因如此,这种呼吸法适用于多种场景,像日常对白、生活交流、多人小品表演以及话剧演出等。在这些场景中,需要快速且自然地呼吸来配合语言表达和情节推进。
两肋向外打开的感觉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大家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和掌握。一开始,这种感觉可能很微妙,难以精准把握,但随着练习的深入,你会越来越熟悉这种感觉,最终能够自如地运用“肋肌呼吸法”。
与“闻花式呼吸法”相比,“肋肌呼吸法”的呼吸节奏更快,能够更好地满足一些需要快速换气场景的需求。
3.“惊讶呼吸法”
顾名思义,它就像是人突然受到惊吓时猛地吸一口气。不过,这里有个关键区别,吸气时不要发出“呃”的声音,并且要让横膈膜进行有控制的收缩。
那怎样才能感受到自己的横膈膜呢?“狗喘气”的方式就很有代表性。下面给大家分享一种能有效锻炼和感受横膈膜的训练方法。
首先,张开嘴巴,把舌头伸出口外,接着通过口腔快速地呼吸。坚持10秒钟后,你会感觉到腹部有明显的酸痛感,这个酸痛的部位就是横膈肌所在之处。这种酸痛感的产生原理和健身时类似,是因为在锻炼横膈肌的过程中,肌肉产生了正常的乳酸堆积现象。
和“肋肌呼吸法”相比,“惊讶呼吸法”的呼吸节奏更快,但相应地,每次吸气的量会少一些。在台词表演中,像“报菜名”“八扇屏”“莽撞人”这类节奏飞快的贯口片段,就常常会用到“惊讶呼吸法”,以此来满足快速换气的需求,保证台词能够流畅、有节奏地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