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艺考动态>零基础表演生声乐逆袭!表演生必看声乐速成

零基础表演生声乐逆袭!表演生必看声乐速成

发布时间:2025-09-03 点击数:7

一、明确学习目标:表演艺考生的声乐核心需求

表演专业的声乐考核更侧重“以声传情”,而非纯粹的演唱技巧,因此学习时需兼顾:基础的音准、节奏和发声稳定性;对歌曲情感的理解与表达;适合自身嗓音条件的曲目选择。

 

二、打牢基础:从“不会唱”到“能唱准”

1.音准与节奏训练(最核心的入门项)

音准练习:

借助钢琴/电子琴,从单音开始模唱;

用手机APP辅助,每天坚持10-15分钟模唱音阶、琶音;

听辨简单的旋律片段(如儿歌),模仿哼唱,纠正“跑调”问题。

节奏训练:

跟着节拍器打拍子(从慢速60BPM开始,数“1、2、3、4”);

唱简谱时先打节奏再唱音高,确保“节奏稳了再动音”;

练习切分音、附点等基础节奏型(可用拍手、跺脚辅助强化)。

 

2.呼吸与气息控制(发声的“动力源”)

呼吸方法:用“腹式呼吸”(吸气时肚子鼓起,呼气时匀速收紧,而非胸口起伏)。

入门练习:平躺时将一本书放在腹部,感受呼吸时书本的起伏,每天练习5分钟;

慢吸慢呼:用鼻子深吸4秒,屏住2秒,再用嘴巴匀速呼出6秒;

快吸快呼:模仿“喘气”,快速吸入再快速呼出,训练气息的灵活性。

气息支撑:发“嘶——”音,尽量延长(从10秒逐步增加到30秒),保持气息均匀不颤抖;唱长音时(如“啊——”),用手轻按腹部,感受呼气时的持续发力。

 

3.发声方式:找到“自然通透”的声音

避免“喊唱”或“压喉”,初学阶段追求“说话式唱歌”:

用平时说话的语气唱简单的歌词(如“你好吗”),找到放松的状态;

哼鸣练习:闭口发“嗯——”(从低音到中音,感受声音在鼻腔、头腔的共鸣),避免喉咙紧绷;

元音练习:重点练“a(啊)、i(衣)、u(乌)”,每个元音从低到高唱音阶,确保音色统一、不刺耳。

 

三、进阶训练:从“能唱”到“会表达”

1.歌曲选择:从简单曲目入手,积累信心

初期选歌标准:音域窄、节奏简单、情感明确推荐曲目(供参考):

女生:《送别》《雪绒花》《听海》(降调版);

男生:《故乡的云》《蜗牛》《这世界那么多人》(降调版)。

 

2.情感表达:结合表演思维处理歌曲

先理解歌词:把歌词当成“台词”,分析每句的含义;

设计“演唱场景”:想象自己在表演中唱这首歌的情境,用眼神、表情配合声音;

模仿与创新:先听原唱的处理,再用自己的理解调整。

 

3.台风与肢体:让演唱更具“表演感”

站姿:双脚与肩同宽,身体放松不僵硬,避免来回晃动;

手势:根据歌词内容自然配合,避免多余动作;

眼神:演唱时看向“想象中的对象”,传递情感,避免低头或乱瞟。

 

四、高效学习的辅助技巧

1.每天坚持“碎片化练习”:早晨练气息(10分钟)、课间模唱音阶(5分钟)、睡前听歌曲找节奏(10分钟),累计每天30分钟即可,避免过度疲劳。

2.录音复盘:每次练习后录下来,对比原唱找差距,比单纯靠耳朵听更有效。

3.找专业老师指导:零基础建议每周上1-2节声乐课,重点纠正呼吸、发声方法。

4.结合表演优势:表演艺考生对“情感代入”更敏感,可在唱到具体歌词时,联想自己演过的类似角色,让声音更有画面感。


微信二维码

187-5449-8116

沉浸体验!即刻改变
试听课全程免费,提供食堂和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