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艺考生想考中传,你一定要知道的事!
考试流程和内容
初试:文化素养基础测试,考文学(50分)、历史(30分)、哲学(20分)综合卷,侧重考查中国文学史、古代历史及哲学思想。
复试:线上专业能力初筛,包括自我介绍(限时2分钟),形象展示(限时1分钟),朗诵(限时2分钟),朗诵内容为自选现代散文、现代诗歌、戏剧独白,须脱稿。
三试:线下终极考核。专业能力测试包括声音语言能力考查、形体能力考查、即兴表演练习、特长展示(非必选)、回答考官提问;还有文化素养复测,是对初试文史哲内容的深度考核。
专业能力与自身条件要求
专业水平:
台词:发音标准,吐字清晰,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感染力。
声乐:有一定的歌唱基础,音准、节奏良好,能运用声音表达情感。
形体:肢体协调性好,具备一定的舞蹈、武术、体操等基础,有良好的身体柔韧性和表现力。
表演:有较强的观察力、想象力、感受力和表现力,能快速理解并融入角色。
自身条件:
外在形象:通常男生身高≥4375px、女生身高≥4125px优先,体型匀称,五官端正,无明显纹身。
内在素养: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对文史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和积累,有较强的学习和领悟能力。
报考与备考注意事项
报考:
省统考与校考:需先通过生源地表演类统考,取得合格成绩后,再参加校考。
招生简章:仔细阅读招生简章,了解招生政策、考试要求、报名时间、考试时间等重要信息,确保自己符合报考条件,并按照要求准备相关材料和进行报名。
志愿填报:中传按“分数优先,遵从志愿”原则录取,建议将表演专业列为第一志愿,以提高录取概率。
专业备考:
台词与声乐:每日坚持练习朗诵、声乐发声,积累不同题材的稿件。
形体与表现力:系统学习舞蹈或武术基础,通过各种训练提升身体的表现力。
即兴能力:通过模拟考题进行训练,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角色塑造能力。
文化课学习:高考文化课成绩需达到生源地普通类专业本科线,按校考成绩排名录取。若招生计划未满,校考合格且文化课≥本科线80%的考生可按专业成绩递补。要合理安排时间复习,主攻语文、英语,数学。
加分项与绿色通道:参加“中国传媒大学高中生艺术作品征集”获A级,或省级以上表演赛事奖项,可免复试直通三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