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艺考动态>表演艺考杀手锏:3步练出考官无法抗拒的声音

表演艺考杀手锏:3步练出考官无法抗拒的声音

发布时间:2025-08-12 点击数:27

共鸣腔:声音的“放大器”与“调色盘”

共鸣腔就像是声音的“放大器”和“调色盘”,它能让我们的声音更加饱满、洪亮、富有层次感。人体的共鸣腔主要包括胸腔、喉腔、咽腔、口腔和鼻腔。不同的共鸣腔发出的声音具有不同的特点:胸腔共鸣能让声音低沉、浑厚,充满力量;喉腔共鸣是声音的基础,直接影响声音的清晰度;咽腔共鸣可以拓宽声音的音域,增加声音的灵活性;口腔共鸣能让声音明亮、清晰,富有表现力;鼻腔共鸣则能给声音增添一丝空灵、悠扬的感觉。

 

在表演中,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角色、情感和场景,灵活运用不同的共鸣腔,让声音与表演相契合,从而更好地传达角色的内心世界。比如,当饰演一个充满力量和威严的角色时,我们可以多运用胸腔共鸣;当饰演一个活泼、灵动的角色时,口腔共鸣和咽腔共鸣的运用会更合适。

 

各共鸣腔训练方法

胸腔共鸣训练

胸腔共鸣是声音的根基,拥有良好的胸腔共鸣能让声音更有穿透力。训练方法如下:

身体放松,双脚与肩同宽站立,双手自然下垂。深呼吸,让气息沉入丹田,也就是肚脐下方三指的位置。

 

慢慢呼气,同时发出“哼”的声音,感受胸腔的震动。刚开始可能感觉不到明显的震动,不要着急,多练习几次,逐渐找到感觉。

 

可以尝试朗读一些低沉、有力的句子,比如“我是大地的儿子,承载着万物的希望”,在朗读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声音从胸腔发出,感受胸腔的震动。

 

口腔共鸣训练

口腔共鸣能让声音清晰、明亮,是表达情感的重要工具。训练方法如下:

进行口腔开合练习,张开嘴巴,尽量让上下牙齿之间的距离增大,然后闭合,重复多次。这样可以活动口腔肌肉,为口腔共鸣做好准备。

 

练习发音,特别是“a”“i”“u”等元音。发“a”音时,嘴巴张大,舌头放平,让声音从口腔前部发出;发“i”音时,嘴角向两边拉开,舌头抬起,声音集中在口腔前部;发“u”音时,嘴巴收拢,舌头后缩,声音从口腔后部发出。

 

朗读一些富有情感的散文或诗歌,比如朱自清的《春》,在朗读过程中,注意咬字清晰,让每个字都能在口腔中充分共鸣。

 

鼻腔共鸣训练

鼻腔共鸣能给声音增添独特的韵味,让声音更加空灵、悠扬。训练方法如下:

用手指按住鼻翼两侧,发“哼”的声音,感受鼻腔的震动。如果能明显感受到震动,说明已经找到鼻腔共鸣的感觉。

 

练习发“m”“n”“ng”等鼻音。发“m”音时,双唇紧闭,声音从鼻腔发出;发“n”音时,舌尖抵住上齿龈,声音从鼻腔发出;发“ng”音时,舌根后缩抵住软腭,声音从鼻腔发出。

 

哼唱一些旋律优美的歌曲,哼唱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鼻腔共鸣,让声音更加动听。

 

共鸣腔的综合运用

在实际表演中,单一的共鸣腔运用往往不能满足需求,我们需要将各个共鸣腔综合起来运用,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调整。比如,在朗诵一段激昂的文字时,我们可以以胸腔共鸣为基础,结合口腔共鸣和咽腔共鸣,让声音既有力又富有激情;在演绎一段温柔的独白时,可以多运用鼻腔共鸣和口腔共鸣,让声音更加柔和、亲切。

 

要实现共鸣腔的综合运用,需要不断地练习和感受。可以选择一些不同风格的作品进行练习,在练习过程中,仔细体会每个字、每句话应该运用哪些共鸣腔,以及如何调整共鸣腔的比例,让声音达到最佳的表达效果。

 

日常训练小贴士

坚持每天进行气息训练,良好的气息是共鸣腔运用的前提。可以通过腹式呼吸、慢吸慢呼、快吸快呼等方式进行训练。

 

注意发声姿势,保持身体直立,肩膀放松,胸部自然挺起,这样有利于气息的流通和共鸣腔的打开。

 

多听优秀的表演作品,学习别人在声音运用上的技巧和方法,借鉴他们的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声音表现力。


微信二维码

187-5449-8116

沉浸体验!即刻改变
试听课全程免费,提供食堂和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