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艺考动态>表演生必看:3天练出"松弛感"体态!

表演生必看:3天练出"松弛感"体态!

发布时间:2025-07-16 点击数:20

一、训练核心原则

表演形体训练的关键在于 “松弛与控制的平衡”:过度紧张会束缚肢体表达与声音能量,而完全松懈则导致体态涣散。训练需从身体根基(脚、膝、骨盆)到核心(脊椎、胸肋)再到末梢(肩、面、口腔),逐层释放紧张,建立“动态松弛”的身体状态——即看似放松,实则核心稳定、能量可随时调动。

二、分部位松弛训练详解

1. 膝盖:身体能量的“开关”

常见误区:习惯“锁死膝盖”(尤其是舞蹈基础考生),误以为能站稳,实则阻断骨盆与地面的能量连接,导致声音发力僵硬。

训练方法:

o光脚训练,感受脚掌完全贴地,膝盖保持“微弯弹性”(类似准备弹跳的预备姿势,不锁死也不过分弯曲)。

o靠墙站立时,双手轻按膝盖,体会“髌骨微微上提”的松弛感,避免向后顶膝。

 

2. 骨盆:呼吸与能量的“容器

重要性:骨盆位置决定呼吸深度,不良习惯(撅臀、顶胯、塌腰)会压缩呼吸空间,阻碍能量释放。

训练方法:

o骨盆中立位寻找:仰卧,屈膝踩地,观察腰部与地面的空隙(约一拳),通过收缩腹部将骨盆调整至“不前倾不后倾”的中立状态,保持5分钟感受身体重心下沉。

o动态对比练习:站姿下,刻意做“顶胯→撅臀→中立位”的缓慢切换,感受腹部放松时,呼吸如何自然沉入骨盆深处。

 

3. 脊椎:肢体表达的“中枢

核心作用:脊椎是神经与骨骼的“总轴”,紧张会导致肢体僵硬、台词缺乏穿透力。

训练方法: 

o“蛇形摆动”:站姿,双手自然下垂,缓慢做脊椎左右摆动(想象脊椎像链条一样逐节晃动),再做前后“含胸→挺胸”的波浪形滚动,释放椎间关节紧张。

o“四点支撑拉伸”:跪姿,双手撑地与肩同宽,交替做“塌腰抬头→含胸弓背”(猫式伸展),配合呼吸(塌腰吸气,弓背呼气),每个动作停留3秒。

o“逐节起身”:从跪姿前趴(脊柱延展)开始,尾椎骨→腰椎→胸椎→颈椎逐节缓慢直立,感受脊椎“节节向上提拉”的延展感。

 

4. 胸肋:呼吸量的“调节器

关键逻辑:胸肋的开合程度直接影响呼吸深浅,需打开两侧及后侧胸肋,避免含胸导致的呼吸浅短。

训练方法: 

o单侧拉伸:右手向左上方伸展,左手轻拉右肘辅助,感受右侧腋下至腰部的胸肋打开,保持30秒后换边,呼吸时专注于拉伸侧的扩张感。

o后侧胸肋打开:双手抱肩(手肘朝前),上半身自然前倾,背部拱起如“虾米”,深呼吸时感受后背两侧肋骨向外扩张,呼气时放松下沉,重复5次。

 

5. 肩颈与面部:表情与声音的“通道

①肩颈松弛:

o对抗拉伸:头向左侧倾斜,左手轻按左耳上方,右手向下伸直与头部形成反方向拉力,感受右侧颈部拉伸,保持20秒后换边,避免耸肩。

o肩部环绕:双肩先向前画小圈(3次),再向后画圈(3次),动作缓慢,感受肩关节囊的舒展。

②面部与口腔松弛: 

o面部“紧-松”交替:用力皱眉、噘嘴、鼓腮(各保持7秒),然后突然放松,重复3组,释放面部肌肉记忆。

o口腔打开:打哈欠时感受软腭抬起,保持“半打哈欠”状态(口腔内如含一个乒乓球),同时微笑(嘴角上扬但不咧嘴),确保口腔纵向空间充足(约两指宽)。

o舌头放松:尽力伸出舌头(不僵硬),向左右上下摆动后自然收回,避免舌尖顶住上颚或下颚。

 

6. 全身协调:“钟摆式”能量唤醒

训练动作:双脚与肩同宽站立,上半身向前自然下垂(膝盖微弯,手臂放松下垂),像钟摆一样前后轻柔摆动8次,第9次借惯性向上起身,双臂顺势张开至头顶(掌心相对),感受从骨盆到指尖的“能量流淌”,伴随深呼吸(起身时吸气,下落时呼气)。


三、训练注意事项

1.呼吸优先:所有动作需配合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收紧),避免用胸腔浅呼吸。

2.“温柔发力”:热身与拉伸时拒绝蛮力,以“轻微酸胀感”为度,防止肌肉拉伤。

3.日常融入:走路、坐姿时刻意检查膝盖是否锁死、骨盆是否中立,将“松弛感”转化为身体本能。


微信二维码

187-5449-8116

沉浸体验!即刻改变
试听课全程免费,提供食堂和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