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生进!来看你是不是四大院偏爱的学生?
怀揣表演梦想的你,对表演艺考的四大院肯定不陌生吧,相信你也无数次憧憬过进入梦想的殿堂学习。可你是否知道,在那层层选拔的背后,四大院究竟有着怎样独特的招生偏好?什么样的学生才是它们眼中的“宠儿”?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揭开这神秘的面纱,探寻你是否就是四大院偏爱的学生。
共性筛选逻辑
在国内顶尖艺术院校的招生选拔中,有着以下鲜明的特点和要求:
天赋与努力并重: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这四大艺术院校,都排斥抱有功利心态、单纯为应试而学的考生。它们更看重考生对表演艺术的长期热爱以及清晰合理的职业规划,期望招收到既具备天赋又愿意为之不懈努力的学生。
抗压能力筛选:高强度的考试流程是院校筛选考生的重要手段。通过即兴命题表演、高压面试等环节,选拔出心理素质过硬、能在压力下稳定发挥的考生,确保其有能力应对未来学习和演艺生涯中的各种挑战。
差异化选择赛道:不同院校有着不同的培养侧重和专业特色。考生需要充分了解自身优势,做出合理选择。例如,中央戏剧学院更侧重于舞台表演,而北京电影学院则更偏向影视表演,考生应结合自身特点,选择最适合自己发展的院校和专业。
一、中央戏剧学院(中戏)
培养方向:
侧重舞台表演人才培育,涵盖话剧、音乐剧等传统戏剧形式。
招生核心:
专业技能过硬:中戏被誉为表演界的“正规军”,培养方向与舞台表演紧密相连,如话剧、舞剧、音乐剧等,所以更看重学生的专业技能。表演专业校考初试着重考察考生的台词水平,包括语音、语调、节奏以及情感的传递等细节。
文化底蕴深厚:中戏具有浓厚的文化与历史色彩,文化味道浓重,像一座象牙塔,更适合潜心研究戏剧艺术的学生。所以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对文学、音乐、美术等领域有所了解,并能将其融合运用到表演或导演构思中。
形象气质契合:虽然中戏不过于注重长得标准的好看,但五官大气、长相周正会是优势,同时整体形象要符合舞台表演的气质要求。当然也有外表并非传统意义上好看,但凭借出色演技毕业于中戏的例子,如秦海璐、姜文等。
二、北京电影学院(北电)
培养方向:
聚焦影视表演,输出荧幕前演员。
招生核心:
外形上镜有辨识度:北电对口培养电影人才,选表演系学生时对外形比较注重,喜欢脸小、符合三庭五眼标准、适合大荧幕的长相。同时,也看重考生在镜头前的辨识度和镜头感,即便自然条件不是非常突出的帅哥美女,只要有独特的镜头感也可能被录取 1 3。
才艺出色有特长:北电的学生整体长相一般比较好看,且才艺较好,大部分都有一技之长。北电在影视业内影响大,与影视圈联系紧密,学生实践机会多,所以也希望学生有能在影视表演中展现的才艺。
镜前表演能力强:近年来北电表演专业招生格外注重镜前表演,校考中加入了半身、全身的镜头前考察,因此考生需要提前锻炼自己的镜头感,能够自然真实地在镜头前还原表演,表达对生活的提炼 。
三、中国传媒大学(中传)
培养方向:
融合表演与传媒素养,培养复合型人才。
招生核心:
文化素养是基石:学校设置了较高的文化课门槛,初试着重考察文史哲综合知识。文化课成绩在竞争中起着关键作用,扎实的文化基础能够为考生增添显著的竞争力。
专业能力要求高:台词与主持能力是考核的重要方面。在复试环节,朗诵不仅要富有感染力,还需具备严谨的语言逻辑性,以此来衡量考生的专业素养。
青睐综合型人才:学校更倾向于选拔综合素质突出的考生。那些在辩论、演讲等语言类活动中表现出色,拥有相关特长的考生,往往更容易获得学校的青睐。
四、上海戏剧学院(上戏)
培养方向:
兼顾传统戏剧与当代剧目创新。
招生核心:
校考周期长、环节多:三试内容覆盖声台形表全维度,要求考生具备持续输出稳定状态的能力;
形体:形体表现力占优者更受青睐,尤其音乐剧方向对舞蹈基础有明确要求;
注重才艺和潜力:上戏对于学生要求比较严格,对外形有一定要求,但更看重才艺和潜力。该校表演专业在南方地区排名靠前,考试以难、怪为特点,对报考考生的综合实力、基本素养要求极高 1 4。
“高大全”综合素质:和中戏类似,由于戏剧表演的特性,上戏也希望学生具备强大的综合素质,能够在舞台上有出色的表现,放得开且业务能力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