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生:你能分辨“我就是”和“我表演”吗
发布时间:2025-04-26 点击数:25
在表演实践中,“我就是”和“我表演”这两个看似相似的概念,却会带来截然不同的结果。尽管它们都以“我”字开头,但后两个字的差异,就像两条分岔的道路,引领演员走向不同的表演境地。
1.“我就是”
是表演创作最原始的信念基石。演员从自身出发,凭借直觉,借助“假使”的神奇力量,以这样的态度面对表演中的一切:“如果是我在此时此地遇到这件事,我会怎么做?”然后依靠直觉去行动,从而获得表演中最真实的情感体验。
2.“我表演”
则让演员站在了旁观者的位置,使自己游离于规定情境之外。这种态度会让演员内心变得冷漠,表演也容易陷入虚假做作的陷阱。怀着“我表演”的心态,演员的内心往往会充斥着这样的想法:“我要把神态表演得更像一些”“我要让自己的眼神看起来更逼真”“我要表现得像在认真思考一样”等等。
在表演艺术中,演员的“真实”、“想象”与“信念”是塑造角色的三大核心要素。
1.真实:情感与行为的融合
真实,是演员赋予角色生命力的魔法。它源于演员自身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敏锐的观察,让角色的情感与行为自然而真诚地流淌。不过,真实并非是将自我毫无保留地暴露,而是要经过精心筛选,确保每一个表现都符合角色的内在逻辑。
2.想象:构建表演世界的画笔
想象是表演创作中的神奇画笔。演员凭借想象,能够信以为真、以假当真,仿佛置身于一个全新的世界。通过想象,演员不仅可以创造出逼真的环境,还能雕琢出鲜活的人物形象。在表演的舞台上,想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为表演插上了飞翔的翅膀。
3.信念:投入虚构世界的决心
信念是演员对虚构世界的无条件投入,是假戏真做的坚定决心。演员需要全身心地沉浸在角色的世界里,忘却现实与虚构的界限。
上一篇:表演艺考生:台词稿件到底怎么选?
下一篇:表演艺考生训练指南丨肢体语言怎么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