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艺考必看!让你瞬间入戏的4种独白类型
表演艺考中,独白是展现考生演技与情感表达的重要环节。了解独白的类型、条件、定义等关键内容,能帮助考生更好地掌握表演技巧,快速入戏。
一、独白的四大类型
1.自我型——与自我交流。
2.指向型——与自我心中的目标交流。
3.道具型——寄托交流。
4.想象型——与自我想象中的对象交流。
二、独白的条件
台词由一名演员独自说出,并且该演员所扮演的角色并不希望其他任何角色听到自己的话语。基于此,我们能够分辨出三种类型的独白:
a.面向观众的独白:剧中角色(不单纯指演员)清楚剧场中有观众,并专门说给他们听。
b.自我倾诉的独白:剧中角色并未意识到有观众存在,只是在自言自语。
c.内心独白:演员在舞台上说出台词,并不意味着剧中角色真的开口说话,而仅仅代表角色内心闪过的思绪与做出的决定。
很多角色的独白是在舞台上有其他人物在场时进行的。例如,《哈姆雷特》中“现在我可以轻易下手”这段独白就是一个显著的特例。从实际演出情况来看,哈姆雷特念出那句著名的“生存还是毁灭”时,他明知有人在暗中监听。与之相反的例子是《第十二夜》里,马福留捡起一封伪造的信件后,开始了一大段沾沾自喜的独白,他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已中计,还有人躲在一旁,等着看他出丑,甚至还与他进行了某种“隔空对话”。
三、根据独白阐释的特征定义独白
在戏剧表演中,独白有着独特的定义与内涵。
1.独白指戏中某个角色独自立于舞台时所说的话。
2.这些话要么不是,要么表面上不是针对舞台上下其他角色或观众说的,舞台设定里假定别人无法听见或不该听见。
按照此定义,独白包含“假独白”。定义中的“表面上”意义特殊,戏剧张力常源于表面与实际的对峙,独白要发挥剧场效应,就必须有受话者。
在戏剧里,即便其他角色和独白者同在舞台,能听到独白内容,也不会出面附和、质疑或反驳。通常,一个角色的独白越多,就越容易引发观众强烈的共鸣,这种共鸣可能是同情、鄙视或者愤恨等。
独白的演出效果,不只是取决于独白者自身,更与整部剧作在剧场中引发的观众共鸣程度紧密相关,还涉及剧场观众以及舞台上其他角色(剧情假定该角色察觉或未察觉)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