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艺考误区|考导演≠当导演!导演专业到底该如何备考?
在2024年的艺术考试中,进行了一项重大改革,取消了长期以来存在的“编导”专业,并统一改为“导演”专业。尽管这两个专业名称仅仅相差一个字,但并不意味着编导专业就会变成表导专业!
著名大学导演专业的招生名额有限,且该专业学习难度较高,因此需要可靠的机构和合理的培训课程来帮助艺术生们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许多机构以“带你拍电影”为口号,利用集训期间拍摄了许多短片,甚至还投入了很长时间来拍摄纪录片。
如果手里有短片作品,那就能够依靠它们通过导演专业的考试吗?如果没有短片作品,就不能考取导演专业吗?现在,湃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制作短片,为艺术生解开疑惑。
01、短片创作有多么“重要”?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观察各大院校导演系本科的课程设置,可以发现几乎所有学校都有关于短片创作的教学内容。因此,对艺术生来说,学习短片摄制和创作没有问题!毕竟,实践是获得真知的途径!
對於高中階段的藝術生而言,在機構中學習專業課程並非為了「出作品」或者「拿獎項」,而是為了「考大學」!上大學後,你們會接觸到各種課程,需要進行短片創作,期中作業和結業作品大多以短片的形式提交。
总之,当你进入大学后,你将有很多机会去实现你的电影拍摄梦想!你可以反复思考一个合适的剧本,多次开拍以获得完美的镜头,多次尝试剪辑效果……慢慢地琢磨,本科阶段才是打磨作品的最佳时机!
对于高中生而言,选择参加艺考,不仅是为了实现个人的梦想,更重要的是为了在理想的大学实现艺术梦想。因此,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应对考试。虽然在集训期间参与拍摄短片可以学到许多知识和增添经验,但是你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理解这些知识。如果无法及时掌握这些知识,这些经验将难以转化为应试技巧,反而增加了在考试中的风险。
02、时间非常宝贵,这是实实在在的事实!
根据以往各省市的统考时间来看,全国各省市的统考时间差别不大。以上海市戏导专业的统考时间为例,今年的统考时间应该主要集中在11月~12月中旬。毕竟统考结束后,还有更长时间的各院校校考。
目前距离省级统一艺术考试只有约100天左右的时间。对于那些刚决定要参加艺考、基础薄弱的考生而言,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时间可谓珍贵无比!这些考生不仅需要夯实基础,还要抽出时间学习专业课程,比如故事写作、表演基础等,同时还要保持文化课学习的强度。学习任务繁重,时间紧迫,肩负的压力不可忽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花费过多时间制作短片并不是必要的。
因此,短片创作不是不可以进行,而是需要合理而适当。毕竟,即使你的作品获得了很多奖项,如果考试成绩不理想,老师们也很难对你青睐有加,这种行为获得回报却很少。而且,仅凭借作品的优秀并不能保证你能被大学录取,最终还是需要依靠自己的校内考试成绩和文化课得分。
03、我们应该如何度过剩余的时间呢?
根据艺考改革的相关文件来看,全国各省的导演专业考试科目已经基本统一,分别包括朗诵、单人小品和故事写作。现在,湃老师将与大家一起讨论如何备考。
朗诵时间要在3分钟左右,稿件的选择有一些简单的限制。现在已经是9月份了,我们至少要确定考试时用的稿件。对于初学者,可以先准备三四篇不同体裁的稿件,然后根据练习反馈的情况逐渐提炼,最终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一篇。
稿件是展现个人品味和专业能力的最直接方式,因此,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选择!要勤于练习,每天至少练习30分钟,注意科学发声,加强逻辑重点,找准呼吸节奏。
虽然导演专业要求的朗诵水平不需要和播音、表演专业一样出色,但也不能太拙劣。尽管朗诵考试只有50分的满分,考试标准也不太高,但各位艺术生仍然应该好好准备,争取获得较高的基础分数。毕竟,每一分都非常重要,不容忽视!
单人表演在考试中对考生的专业水平有着重要的评估作用,因为表演的核心在于对故事和人物的理解。从现行考试说明来看,选题相对宽泛,情景设定并不会过于细致,因此考生在个人发挥方面有很大的空间。从现在开始,考生应积极多方面收集人物素材和小品素材,并保持每周一到两次的小品训练。
每周进行一次小品训练实际上有助于考生“释放本性”,抵抗尴尬和社交恐惧,找到舞台表演的稳定感。这样在考试时也不会出现惊慌失措或者手忙脚乱的情况啦~
写作是导演省统考最重要的科目之一,必须认真练习!我们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训练,包括短故事和叙事散文的写作,因为这两种体裁是最常考的。
在创作故事的过程中,除了要刻意制造戏剧冲突之外,还要注重故事的“画面感”,让阅卷老师读时仿佛置身于情景之中。平时要多积累故事素材和人物形象,事先打磨好几个情节和人物特点,考场上就能事半功倍了。
要想获得高分,故事的情节应当流畅、人物形象应当栩栩如生、文笔生动。并不需要一味追求起伏跌宕、曲折离奇的情节,因为考场时间有限。扣除那些因紧张而耗费的时间,写好一个矛盾的描写也是相当困难的。